|
我想,这份账单背后,其实折射出的正是当代家长的教育焦虑——生怕孩子落后于人,于是不惜重金投入,让孩子“见世面”“长见识”。 然而,这样的高消费教育模式,真的能让孩子受益吗?黑料不打烊 一:“烧钱式”教育: 暑期消费成家长新负担 现在孩子的暑假早已不再是我们小时候那样单纯的休息时间了,而是演变成了一场“教育竞赛”。 许多家长都认为,如果不让孩子在假期“充电”,开学后就会落后,甚至有家长担心别人家孩子在讨论暑假去哪玩时,自己家孩子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。 所以,即便经济条件没那么宽裕,也要“咬咬牙、勒紧裤腰带”让孩子的暑假过得与众不同。 于是,各种高价游学、夏令营、海外旅行、兴趣班成了标配。 之前看到有个统计说,暑期教育支出已成为继择校费、兴趣班之后的第三大教育开销。在一线城市,一个孩子的暑假花费动辄数万元: 游学项目:欧美国家两周游学,费用3-8万元; 国内名校研学营,5000-2万元不等。 夏令营:科技营、军事营、户外探险营等,价格普遍在5000-3万元。 旅行:国内热门景点亲子游,5天行程花费1-2万元;出国游更是翻倍。 兴趣班:钢琴、编程、游泳等课程,一个暑假至少花费数千元。爽文短剧
|